抢抓新机遇 力推新跨越
争创全省“两加一推”示范区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阳国家高新区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遵循“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发展路径,努力打基础、筹资金、引名企、抓项目、优服务,成功开展了“大战五十天,迎接观摩会”、“再战九十天,喜迎民运会”、“冲刺一百天,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等系列攻坚行动,全区呈现出“项目建设大提速、经济发展大增效、招商聚智大突破、投资环境大优化”的发展态势,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1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在“增”与“优”上求实效,综合实力取得新突破。
——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增速位列全市第一。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48亿元,为市下达目标任务47亿元的102.1%,同比增长68.8%。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翻番,创历年之最。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0.34亿元,为市下达目标任务60亿元100.6%,同比增长189.7%。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11年,市外境内实际到位资金预计完成31.8亿元,为市下达目标任务14.3亿元的222%,同比增长176%;境外实际到位资金预计完成3200万美元,为市下达目标任务2370万美元的135%,同比增长76%。
——财政总收入大幅提高,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3亿元。2011年,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57400万元,为市下达目标任务50500万元的113.6%,同比增长69.9%;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完成30250万元,为市下达目标任务26400万元的114.6%,同比增长100%。
(二)坚持在“快”与“好”上求实效,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充增量。一是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沙文园区南部四横三纵路网基本建成。目前,沙文园区已累计开工道路总长为34公里,通车里程接近19公里,依托道路引导的开发空间,已基本满足项目入驻的需求,特别是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与铝工业基地融为一体后在空间上呈现出崭新的格局,为高新区技术产业发展和贵阳城市空间拓展构建了更为坚实的支撑平台;金阳园区“五中心”建设初具雏形,已开工面积累计达43万平方米,金阳园区的杠杆作用随着“退工进商”的深入实施,将对推进沙文园区建设速度、产业发展及产业链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二是合力攻坚征地拆迁,推动项目快速落地。成立“贵阳国家高新区和谐园区促进会”,这是全省首家工业园区和谐促进会,目前会员共计58家,其中个人会员3名,单位会员55家,已筹集315.2万元资金。和谐园区促进会成立后积极开展园区矛盾化解志愿行动,着力解决了一批需要社会力量参与化解的社会矛盾,促进了园区拆迁快速推进、和谐发展;同时,通过组建建设项目服务工作队和项目工作组,采取“一摸五加快”(超前摸清项目基本情况,加快补偿、加快征地、加快搬迁、加快安置、加快拆除)工作方法,快速高效开展征地拆迁工作。今年以来,沙文园区已拆除598户,为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新工作方法,全力提升项目服务水平。对拟建、在建重点项目组成跟踪服务队,按照“重大项目+服务团队”、“中小项目+服务专员”工作方法,深入项目一线,进行跟踪服务,加快项目进度。目前,年产3000万片LED蓝宝石衬底材料项目从厂房建设到首批产品试产成功仅用7个月时间,其中一颗达到105公斤,创下亚洲单颗LED蓝宝石晶体最大重量记录;沙文园区第一个竣工投用项目中航凯阳航空发动机102试车台提前6个月点火投产,该试车台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一台航空发动机试车台,相关技术指标超过俄罗斯和欧盟水平;中电振华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贵州科学院高技术产业创新基地等央企招商和重大招商项目也有序推进。目前,沙文园区已开工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共34个,规模创历年之最,产业项目投产达产预计可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创造利税40余亿元。
——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推动园区建设。2011年累计投入财政性资金近10亿元用于园区建设;同时,通过政银合作、利用土储贷款、采取BT模式等方式强化建设资金保障,共筹集建设资金39亿元,创造高新融资新纪录。
(三)坚持在“高”与“新”上塑品牌,主导产业取得新发展。
——狠抓技改提升,盘活存量调结构。坚持打“高新”牌,走“跨越”路,切实盘活存量,先后投入技改资金2亿元,重点扶持了振华新材料、皓天光电、景峰药业、航宇科技、振华欧比等20余个技改提升项目,其中,航宇科技、鸽牌长通等项目已建成投产,振华新材料等项目建设进入试产阶段,全部技改项目投产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80—100亿元。
——打造产业基地,做大增量优结构。奋力做大增量,加速项目集聚,以重大项目带动重点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质量。在沙文园区加快建设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产业基地,加快打造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目前,四大产业基地已聚集产业项目27个,总投资150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创造利税40余亿元。
(四)坚持在“招”与“选”上下功夫,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
——开展专业化招商选商。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营100强及省内大企业,开展“招大引强”,并逐步实现从招商到选商的转变。2011年,四个专业招商组分赴上海、北京、福建、香港、浙江、广东等地招商65余次,接洽项目80余个,引进4亿元以上项目4个、3000万以上投资项目10个,相继引进了顺络电子、北科生物、万联生物医药等重点招商项目。
——围绕产业链招商选商。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引进了贵州皓天光电LED蓝宝石衬底材料项目及浙江群升等相关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
——抢抓关键节点招商选商。组队参加了赴港招商、粤黔招商、粤沪川招商、酒博会、投洽会、深圳高交会等系列大型招商活动,成功引进顺络迅达工业园、北科生物干细胞再生医学产业化基地、万联生物医药白蛋白系列产品生产线等项目。认真筹备全国工商联十届五次执委会和全国民营企业助推贵州发展大会招商引资工作,成功签约项目达13个,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机械加工、文化产业等6个领域。
(五)坚持在“联”和“育”上求突破,创新能力取得新提升。
——搭建联合创新平台。坚持科技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构筑核心动力圈。建成了锂离子电池、耐热高强韧铝合金等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了8个院士工作站,聚集了8名院士,并支持院士与企业合作研发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通过“项目+资本+人才”、“职位+年薪+股份”等方式,成功引进以国家“千人计划”美国归国博士高潮为核心的共聚焦高分辨率显微镜研发团队、以美国归国博士季泳为核心的LED蓝宝石材料研发团队、以美国归国博士于庆凯为核心的石墨烯项目研发团队、以瑞典归国博士牟端为核心的高效多功能热泵系统研发团队等20余个创新团队,并借助资本市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年产3000万片LED蓝宝石衬底材料”、“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等一批项目已建成投产,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是我国相关技术步入世界领先行列;贵州省技术转化与产业发展研究院已获省政府批准落户高新区,筹建中科院贵州现代资源科技技术与研究院取得重要进展,联合创新平台体系初步形成。
——完善孵化创新平台。在做大做强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的基础上,建成了火炬软件园、硕士生博士生创业园、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园、民族文化产业园等孵化器及配套设施,黎阳天翔、高新泰丰、恒浩电子等孵化毕业企业进入加速器发展,孵化器建设实现新提升。2011年,新增孵化企业150家,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61家,贵阳火炬软件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即将成为全省首家上市的互联网企业;贵州京安丹灵科技有限公司通过CMMI三级评估,成为我省第一家通过CMMI评估的软件企业。
——搭建科技金融结合平台。成立了贵阳高新科技金融创新服务有限公司,创建了贵阳高新创投基金,依托贵阳高新区科技中小企业创新孵化中心、金融超市、贵州省技术转化与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四位一体”平台,实现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与国开行合作创立“四台一会”(贷款平台、管理平台、担保平台、公示平台和信用促进会)贷款模式,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新通道”,目前共计发放贷款1.6亿元;通过与省、市科技部门合作实施“科技合作计划”安排4300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并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匹配资金扶持园区企业申报“新三板”挂牌。
(六)坚持在“争”与“比”上抓落实,发展环境得到新优化。
——深化服务。深入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创先争优”等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善投资环境,服务经济发展。对全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领导干部包保制,“一周一下访”,“一企一帮扶”,广泛了解企业实情,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优化环境。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事流程,设立了政务服务大厅,把国土、工商、国税、地税、招商等窗口业务部门资源进行整合,真正做到“一站式服务”。
——强化保障。针对园区建设需要,成立了投资促进局(园区服务局),组建了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招商项目服务、后勤保障“四大突击队”,确保了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展示形象。通过高效率策划、高质量服务、高层次创新,精心谋划、精心组织、精诚合作,打赢了全省项目建设年现场观摩会和2011贵阳生态文明会议高新产业金融论坛、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交流对接会等攻坚行动,让外界更加认识和了解了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贵阳高新区,集中展示和提升了高新区的对外形象。
回顾2011年工作,高新区之所以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全省主基调和全市总路径的指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及市直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得益于高新区、白云区“上合下分”体制的保障,得益于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形成了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我们也深切感受到市委、市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高新区的发展,全省项目建设年现场观摩会以来,省、市领导多次陪同中央领导、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外省党政代表团、省内其他地州市党政代表团到高新区视察指导、参观考察,对高新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寄予了殷切期望。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加速发展的增长极、加快转型的驱动器、推动跨越的主力军,成为引领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火车头”,辐射带动全市乃至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贵阳国家高新区管委会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